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福利院简介新闻动态入院指南社会关怀院务公开标准化专栏平安建设党建专栏联系我们
陶平老师观福州老年公寓有感
发布时间:2010-04-14 | 信息来源: | 点击数:1287

320上午,我们10多个友人相约前往仓山,参观福州老年公寓。它是福州市社会福利院新建的一座现代化高层建筑。设计新颖、色调温馨,环境安静、整洁。有花园、小超市、娱乐场所。室内设施完善,每层楼20多个卧室,有单人、双人、也有套间,还有共用的、宽敞的休息室。食堂饭菜、营养可口。据已入住的朋友说:“这里经济、实惠、安静、舒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极好。我们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心情舒畅,有同辈人聊天,学习、谈论共同有兴趣的问题、做各自喜欢做的事(写字、绘画、、、)。真的,和在家里一样的自在、方便。”看得出,她们不仅接受了老年公寓,而且已产生真心实意的爱。为此,我从心底里为她们高兴,祝福她们找到了人生旅途上、最后安身的“家”。

记得半个世纪前,偶尔听海外归来的人说:“西方国家老人是住老人公寓,靠养老金过日子。即使儿女是大富翁,他们也不会去长住。”当时,我没多想。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这辈人的家,开始有了变化:自己老了、儿女长大了。孩子们结婚,先后离开父母、另立新居;有的外地工作、定居外地,家里只剩下老俩口。但老俩口相伴时间有限,最后留下的家、只是孤单老人一个。此时,“老年公寓”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前几年,比我年长10多岁的珍老师,就想找一家老年公寓。但我们陪她遍访多处,始终没能找到合意的。最后,她怀着深深的遗憾走了,永远地走了。如果她能活到今天,看到她的学生们已入住的这一处老年公寓,定会欣然到此安“家”。

家,是每个人生来就拥有的。人人都有一个家,人人都爱自己的家。家是生命的摇篮、成长的港湾。歇息的窠臼、遇难时的庇护所。人是不能没有家的,但家又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家,都在悄悄地、按自然顺序、演绎、变化。当我们跟母体分离、呱呱坠地,最早的家是在祖辈主持的大家庭里。待祖父母去世、父亲兄弟分家,我们就生活在父母亲主持的家了。后来我们长大,又离开父母,结婚生子,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儿女长大了------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演绎、繁衍,家也在不停顿地延伸、发展。所以,家、显然是永恒的。但作为具体人,家又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家的主人和其成员不断地更换。到我们这一代,祖辈的家早已消失了,父母的家也消失了,我们的家终将会随着我们生命的泯灭而消失。

家是血缘至亲的组合、是爱的结合体,其组合形式在很长时间多是祖父母、父母亲、儿女、孙儿女---几代人共处的大家庭,在中国千百年来没多大变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近几十年来,家的组合形式已在逐步地演变。现今社会的老人,已经没人要维护“五代同堂”的旧式大家庭了。她们不愿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也想为自己留一份“自由”,宁愿独住,也不想跟儿女们一起生活。但岁月不饶人,到了七、八十岁,身体衰退、精力不济,需要有人照料,但儿女们各自有家,都有做不完的事。怎么办?老年公寓就是最理想去处了。

此时,我明白了:老年公寓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过去我们囿于农业自然经济,和外界交往少,祖祖辈辈几代人可以长年厮守在家、共享天伦之乐。长辈老了,自然由儿孙供养,这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当今社会不同了,国民经济要与世界接轨,年轻人不仅要走出家门,而且还要走出国门。面对如此现实,我们老人还能要求儿女们留在身边,为我们养老送终吗?行不通了。我们不要为难儿女,向西方老人学习吧!打破传统,入住老年公寓,接受社会养老!这应该是我们当今老人最终要走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版权所有 © 2024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湖边村44号  联系电话: 0591-83598837  联系传真: 0591-83598837  
闽ICP备07500014号-1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闽公网安备 35010402350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