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告,没有预约,10月17日,记者“突袭”了福州市社会福利院。
食堂隔壁的活动室里,一群老年人正围坐一圈,准备进行“我来比,你来猜”的比赛。一旁的宣传板预告了近期的飞镖比赛,还配了生动有趣的漫画。
到各楼层逛一圈,遇到了一对安居于此男作画、女唱歌的老年夫妻,织出满柜子漂亮毛衣的编织能手,还有乒乓球和十字绣兼修的全能阿姨……他们或安详平和,或神采飞扬,全身透着由内而外的愉悦和满足。印象中的死气沉沉、老年迟暮之象,在这里全无踪影。
将爱人托养于此的廖大姐,说起养老院时语调哽咽眼泛泪光:“人不怕穷,就怕老!”为了照料卧床的爱人,她心力交瘁,十几年没回过娘家。直到去年找到这里,她才后悔没早点送来。她说,这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充满了爱心,对老人关怀备至。院长黄民强就是最好的表率,刚刚过去的中秋与国庆长假,她发现黄院长每天都来医院,“问他怎么不休息,他说他不放心……”
随后见到的黄院长,听闻此说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要对这么多老人负责,责任很重大,第一次放这么长的假,他确实很不放心;加上高速公路免费,很多员工都想借机出行,他不能不多来看着。“假期前几天,每天都被人说怎么又来了,我都受不了了;到10月6日,我只能躲起来不被他们看见。”
作为一家公办养老院,黄院长管理的福利院得天独厚。漂亮的公寓楼、青幽的院落、宽敞的房间、齐全的设施。院里还配备了从医生、康复师到护工、社工的护理队伍,从身体和精神上给老人以全面的呵护。护工难找和不稳定,是所有养老机构头疼的问题,唯独这里是个例外。“50岁以上的基本不要,没文化的不要,做不好态度差的就不用提了,”黄院长有些自豪地说,别处都是被护工挑,这里是院里挑护工。尤其是社工的介入,对改善老人的精神面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帮助刚入院的老人完成从家庭养老到机构养老的适应过程;针对老人的个体状况,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经常在院里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发掘老人的潜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所以一直以来,要求入住的人络绎不绝,268张床位住得满满当当,还有180多号人排队苦等,称得上一床难求。
硬件设施上,能与这家媲美的养老机构不是没有。公建民营的海峡颐乐园甚至更胜一筹,然而里面却空空荡荡门可罗雀。除了位置偏远等客观因素,一位老人分析:“什么样的领导人很关键。黄院长对老人有着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一心为公,率先垂范,所以才能经营得这么有声有色。
面对众多的社会需求,黄院长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告诉记者,目前院里已经在规划扩建,再建一栋专门针对半护理和全护理老人的公寓。“不过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民建公助力度、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养老机构的整体素质,才是最根本。”黄院长一再要求记者:“不要表扬我,多呼吁。”
(记者: 冯旭 来源: 海峡消费网)